華山論見丨掀起潑天流量的LABUBU,更需要理性而克制的熱愛
來源:西部網(wǎng) 2025-06-17 16:35
倫敦新品發(fā)售引得消費者大排長龍,芝加哥門店前有人帶著帳篷徹夜守候、“全球唯一”薄荷色LABUBU拍出108萬天價、小紅書#LABUBU單個話題瀏覽量超21.6億……LABUBU這只由中國香港藝術家創(chuàng)作、泡泡瑪特孵化的“丑萌”小精靈以特殊的“魔力”持續(xù)破圈,這個中國“小怪獸”正以驚人的速度和熱度席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
LABUBU的奇跡背后是屬于Z世代的情感價值體系。盲盒玩法將單純的消費行為升華為充滿驚喜的沉浸式體驗,其既非甜美,也不精致的非典型設計,契合了年輕人渴望打破常規(guī)、張揚個性的深層訴求,超高的可玩度更令它成為一張空白的畫布,任由玩家揮灑創(chuàng)意。LABUBU的全球破圈也讓我們看到中國IP的全新敘事語法。穿上泰國水燈節(jié)傳統(tǒng)服飾、變成新加坡魚尾獅雕塑、化身名畫《自由引導人民》的持旗者……這些設計不再刻意強調(diào)“中國血統(tǒng)”,而是作為鏈接當?shù)匚幕莫毺孛浇椋匀欢蛔叩搅耸澜缥枧_的聚光燈下。
然而,當熱愛掀起巨浪,烈火烹油的市場必然泛起泡沫:限量策略與社交媒體的放大效應催生了“情感綁架”式的搶購焦慮,黃牛囤積居奇將藝術價值異化為投機籌碼,仿制品市場猖獗甚至有仿品售價高于正品,部分消費者被熱潮裹挾,陷入非理性的購物漩渦……若一只限量款盲盒被賦予脫離價值的高價,若“收藏”異化為“炒賣”,我們或許應該思考——LABUBU的魅力,究竟在于溫暖的情感共鳴,還是盲目的跟風炒作?
熱度背后,中國IP長紅的根基需要我們共同守護。面對LABUBU掀起的這股消費熱潮,我們應該意識到,健康的市場生態(tài)才是文化IP長盛不衰的沃土,理性而克制的熱愛才是對創(chuàng)造者最好的致敬。消費者應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,依據(jù)自身經(jīng)濟實力與實際需求進行消費,避免盲目跟風。監(jiān)管部門也需加快盲盒市場立法,明確“限量銷售”“二手溢價”的紅線,嚴厲打擊黃牛與仿品產(chǎn)業(yè)鏈,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(huán)境。我們樂于見到中國原創(chuàng)IP在全球市場的風靡,更期待這種熱度能沉淀為理性消費的文明共識,唯有讓價值回歸熱愛本身,中國IP才能真正從“網(wǎng)紅”走向“長紅”。
愿這只尖牙小精靈承載的情感與文化,能穿越喧囂的暗潮,抵達更遠、更深的彼岸。
作者:齊悅 李玥涵